当前位置:淮安明瑶水产贸易有限公司健康刮痧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刮痧手法教程
刮痧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刮痧手法教程
2023-05-24

1、刮痧应该是怎样的手法,自己刮痧怎么弄?

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扶阳罐。 刮痧工具一览 1、苎麻、麻线、棉纱线团;  2、铜钱、银圆;  3、瓷碗、瓷调羹、木梳背;  4、小蚌壳;  5、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等。另外,还有水、油、润肤剂等辅助材料。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扶阳罐,集温刮、温灸、磁疗、红外线于一体,国家专利产品,为新一代的刮痧医疗器械,据专家介绍,传统刮痧都伴有疼痛,一种结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全新温通经络医疗器械“扶阳罐”,它所倡导的“无痛刮痧,扶阳养生”新理念逐渐被社会认识并认同,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被人们广为推崇。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头部刮痧 刮痧是传统的中医物理疗法,现在的头部刮痧治疗方法是用有活血润养功效的天然牛角做成的刮痧板,根据顾客的情况,刺激头部相关穴位,疏通头部经络。如刺激风池穴有利于疏通脑部神经,减少疲劳;刺激头窍阴穴可起到淋巴排毒功效;刺激玉枕穴有利于给大脑补充氧分,减轻压力等。  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提醒: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如果有神经衰弱,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头部刮痧。 面部刮痧 1、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2、面部刮痧美容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激发?肌体“潜能”,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卫”作用。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美肤的功效。

刮痧脸部的正确手法手法1、刮痧板的提法:以刮痧板角45度,左手按压地仓穴,右手刮承浆穴,再刮至右侧地仓穴。  手法2、 同上方式由右侧开始  手法3、 左手按压地仓穴,由右往左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右手按压右侧,由左手往右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  按摩手法4、 双手握刮痧板,以侧边由下鄂滑至耳下(经大迎、颊车)。  按摩手法5、 双手握刮痧板,板尖处轻提下巴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6、 再由承浆穴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7、 在迎香穴两侧轻压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8、 轻提下巴。  9、 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10、双手握板倾斜45度,平滑双颊至耳门,轻按翳风穴。  11、由眼下(眼头处)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阳穴。  12、双手四指握刮痧板上,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势。  13、由板尖角按压攒竹穴(眉头)。  14、以板刮滑(眉上)刮至丝竹空穴(眉尾)。  15、双手握板,左右交替在额头上刮6~10次[刺激额上及阳白穴]  16、双手握板由鼻侧上侧,平滑至鼻头。  17、双手握板以比板角尖处轻刮鼻翼6次,再按迎香穴。  18、刮痧板面按压经由下关至耳门,板轻提按下再按翳风穴。 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肠食品)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乐多寿系列,迪芬斯系列)。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自己刮痧的方法主要是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刮痧板:最好是用牛角的,一般的药店都回有卖,一般是10-15块不等!

2.可以加点介质:主要是防止刮痧的力度或者其他引起的皮肤损伤,介质可以用清水、红花油或者BB油。

3.力度的掌握:一般用自己能耐受的力度即可,皮肤出痧(皮下微出血即可)

4.部位的选择:个人,因为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建议选择四肢及背部经络或者穴位进行刮痧!

5.行刮痧后注意事项:介质可以用卫生纸或者干净的毛巾擦拭即可!24小时内最好不要洗澡,如果一定要洗的话请在6小时后在洗澡!

刮痧疗法以刮板为了具进行治疗,对不同体质与不同病证者应采用不同的刮拭手法。临床分为三种手法: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刮拭手法是根据刮拭力量和速度两种因素决定的。

一、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

1、补法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速度慢,能激发人体正气,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临床多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形体瘦弱之虚证患者。

2、泻法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速度快,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临床多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实的实证患者。

3、平补平泻法

平补平泻法亦称平刮法,有三种刮拭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而灵活选用。其中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的手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补泻手法的原则适用于前面介绍的面刮法、角刮法、拍打法。

二、各种手法的具体运用

首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确定刮拭手法。但不论何种证型,均应以补刮开始,然后根据体质和部位决定按压力的大小,再逐渐向平刮、泻刮法过渡,使患者有适应的过程。虚证型患者,以补刮法为主,治疗过程中在补刮的基础上,对主要经络穴位,可以短时间运用平刮法,以增强治疗效果。实证型患者可以泻刮法治疗后,以补刮法收尾。或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治经络采用疏经理气法调补气血。掌握脏腑辩证方法者,可据病情灵活运用,如虚实夹杂型,对经气实的经脉施以泻刮,经气虚的经脉施以补刮。

三、决定补、泻效果的因素

补、泻效果是由机体状态、腧穴特性和刮拭下法一种因素决定的。刮拭手法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机体状态与补泻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当机体正气充足时,经气易于激发,刮拭补泻调节作用显著;当机体正气不足,经气不易激发,刮拭补泻调节作用缓慢。腧穴的特性也是一种因素,有些腧穴有强壮作用,如足三里、关元,刮拭这些腧穴可以补虚。有些腧穴有泻实作用,如肩井、曲池,刮拭这些腧穴可以泻实。中医经络的理论认为“顺经气而行则补,逆经气而行则泻”。在刮痧疗法中,保健刮痧和一般病证治疗不必拘泥于这一理论,主要以刮拭手法的速度和力量进行补虚和泻实。对于体质较弱的虚证,可参考这一理论按经气的运行方向刮拭进行补泻。

2、如何正确刮痧 随便刮沙会出人命

刮痧是一种医疗项目,严格来说,应该是持有医师资格证的人才能操作,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而刮痧所针对的人群,也是有病痛,尤其是有局部疼痛的患者,如背痛、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或是感冒、发烧、腹泻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给出具体的刮痧方法。

如果随随便便去刮痧,很可能造成加重病情的后果。因为任何医疗项目都是有风险的,刮痧也不例外,如果在一些洗浴中心、美容院等场所发生意外,而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没有应急处理能力,后果将很危险。

据了解,洗浴中心、美容院刮痧普遍存在3个问题:

1、刮痧的牛角材料不消毒,刮完一人马上再刮另一人。赵焰认为,这时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有粉刺等,极易造成感染,发生炎症;

2、随便涂抹一些油膏作为刮痧油。赵焰认为,如果作为单纯的润滑作用,那么各种植物油,如橄榄油、香油等都是安全的,而如果作为治疗作用,则要根据病情需要。像红花油,本是用来活血的,如果用于一些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就会增加他的出血量;

3、不问病情,不看体质,都提供同样的刮痧服务。赵焰说,医院在进行刮痧治疗前对所有器具都要消毒,而具有专业素养的医生能够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分析,给出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

刮痧的4个“讲究”:

1、工具。刮痧时要使用刮痧板等专门的器具,在特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刮、挤、揪、捏等,以达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在无条件时,用边缘光滑的物体,如铜钱、搪瓷的勺子也可以。

2、操作要领。力度上,应由轻到重,使身体逐渐适应;要保持均匀、向下的按压力,以保证刺激能够渗透到深层组织中。速度上,要匀速刮拭,不要忽快忽慢,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3、出痧。有人认为:刮痧就一定要出痧,不出痧就没有疗效;为出痧就要给予强刺激。实际上,是否出痧,与病情、刮痧部位、手法轻重等有关,因此刮痧时不必强行出痧。如果强行出痧,既可能损伤皮肤,也无法防病治病。

4、禁忌。孕妇全身都禁刮;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部禁刮;皮肤严重的溃疡、感染、瘢痕和肿瘤部位禁刮;有凝血障碍和有出血倾向者禁刮等。

因为刮痧疗法会产生一些“淤血”,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